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反复,扰动全球资本市场。
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对话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结合目前经济形势,解读不同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策略,展望各行业板块中长期的投资机遇,为投资者讲解如何“避雷”挑选有潜力的基金产品。
做客本期《基金佳问》的嘉宾,是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万琼,本期栏目主要讨论近期关税政策下境外市场的投资机会。
万琼,硕士,2004年起先后在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工作,2011 年加入博时基金,历任投资助理、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管理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代表产品包括博时标普500ETF、博时纳斯达克100ETF等。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近期美股剧烈震荡,科技股上行惯性被打破,黄金与风险资产同步下挫,港股则在流动性博弈中走出分化行情。面对关税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者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万琼表示,当前市场对关税风险的定价尚未充分,需警惕反制升级与滞胀强化的二次冲击。面对黄金短期流动性折价,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不会改变黄金市场的原有趋势,当“主震”过去后,黄金是较快从崩跌中恢复的资产,把握“余震期“中黄金资产的错位配置窗口。
对于近期波动较大的美股,万琼表示,短期来看资金可能在中国科技成长方面会更有倾斜,中长期来看,AI带来的技术革命会影响全球,以科技股为核心的标普500、纳指100指数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具体投资上,她认为可以继续关注人工智能主题,即算力、大模型应用相关ETF。QDII基金方面,继续关注标普500ETF和纳指100ETF,短期可能会有震荡压力,中长期看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以下为访谈全文:
基金佳问: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导致美股巨震、黄金下跌,您认为市场是否已充分定价关税风险?哪些潜在升级可能引发二次冲击?
万琼:目前市场对“对等关税”的定价尚未完全消化。尽管全球股市在“对等关税”宣布以及延期后已出现大幅波动,但以下潜在风险可能引发二次冲击。
一是反制措施不断升级:中美间互相进行关税反制,可能加剧供应链断裂和通胀压力;
二是滞胀风险强化:美国核心通胀可能因关税脉冲效应维持高位,美联储在降息与抑制通胀间陷入两难,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可能升温。
基金佳问:黄金在关税恐慌中与美股同步下跌,传统避险功能失效,这是流动性危机驱动还是美元信用逻辑的逆转?如何看待今年黄金的走势?
万琼:受经济前景影响,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亦受到一定波及,这是由于黄金通常被视为流动资产,可用于其他资产的保证金要求,因此在特殊风险事件发生后,黄金被抛售用于填补其他资产部位的亏损,这种情况在2008年10月与2020年3月均有所出现。
不过历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不会改变黄金市场的原有趋势,当“主震”过去后,黄金是较快从崩跌中恢复的资产。余震阶段中其余资产仍受累于后续不确定性,而进入中期定价再评估的过程,而黄金则是不确定性的受益者,此时更长期稳定的避险功能才会真正得到体现。
基金佳问:港股中资企业(如消费、互联网)对美直接敞口较小,是否有可能成为“避风港”?
万琼:在关税不确定的背景下,港股同样面临大幅波动。短期内可以降低风险偏好,增加红利资产配置比例。后续等待波动降低,市场趋稳后,再逐步提升风险偏好。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中国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带动盈利预期改善,科技、消费类资产依旧会有投资机会。
基金佳问:如何看待港股医药股的投资价值?机会在哪?风险是否已被充分定价?
万琼:从估值上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仍处于低位,老龄化加剧与消费升级推动医疗需求增长,叠加AI技术赋能研发效率提升,长期需求确定性较强。
风险方面,医保控费、带量采购等政策对传统药企的压制已部分反映在估值中,美联储降息预期最近不断升温,当前外资流入改善,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
基金佳问:这一波港股和科技股涨幅较大,从资金面来看,参与此轮港股科技股行情的主力是交易和被动型资金,外资和主动型资金回流有限。您怎么看,当前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如何看待港股和科技股的投资机会?
万琼:本轮行情主要由南向资金、量化资金及ETF被动配置驱动,集中在AI概念相关标的(如Deep Seek产业链),港股科技股因 AI 技术突破被重新定价,需要继续关注2025年Q1财报季,AI 应用落地及企业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投资方面可以聚焦“硬科技”龙头(如AI、半导体等主题),避免一些过于拥挤的赛道,通过购买恒生科技指数ETF等投资方式来分散风险。
基金佳问:未来3年,哪些主题ETF可能成为“新风口”?目前您相对看好哪一类QDII基金的投资方向?
万琼:主题ETF方面,继续关注人工智能主题,即算力、大模型应用相关ETF。QDII基金,继续关注标普500ETF和纳指100ETF,短期可能会有震荡压力,中长期看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基金佳问: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近些年涨幅较大,不少人担心会买在高位,接下来会出现调整,在现在这个时点,您觉得是否可以配置美股?目前标普500指数权重较大的前七只股票全部是美国科技股,您认为美国七大科技巨头持续成长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未来是否还能持续成长?
万琼:最近美股因为经济增长预期、关税不确定性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回调,短期来看,资金可能在中国科技成长方面会更有倾斜,中长期来看,AI带来的技术革命会影响全球,以科技股为核心的标普500、纳指100指数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