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一些揭露全球品牌鞋服供应链的视频内容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最为火爆的内容之一。有许多中国供应链商家通过视频指出,产自欧洲的服装、手提包和其他配饰,实际上都来自中国工厂代工,涉及品牌包括lululemon、Adidas、Salomon,还有部分奢侈品牌。
这些揭示“中国工厂的秘密”的视频大多浏览量高涨,有的多达千万。众多海外消费者被“打掉中间商,低价买大牌”所吸引,叠加因害怕涨价带来的囤货情绪,许多海外网友开始在这些视频下留言:“怎么能直接从中国的工厂买到商品?”
很快,以敦煌网为首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成为了这波“平替潮”的受益者。
4月16日,有敦煌网招商运营人士向媒体透露,最近三天大盘曝光出现暴涨,部分商家访客量和GMV增长超过300%。另据敦煌网官方社交账号,每天有超3000家美国批发商在平台在线抢单。
时代财经在敦煌网上看到,如果叠加新用户优惠,甚至可以买到1.9美元的手袋和20美元一双的运动鞋,低价或成为敦煌网斩获美国消费者的“利器”。
广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炯则对时代财经指出,敦煌网的爆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4月初以来几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美的流量推广、营销投入有所放缓,导致APP排名下降,这也顺势推动了敦煌网的排名上升。
曾上市失利,创始人与雷军是“战友”
敦煌网的爆火,也让创始人王树彤重回公众视野。
曾被称为“中国电商活化石”的王树彤,深度参与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崛起和发展。在2004年创立敦煌网之前,王树彤曾是与雷军一同创立卓越网的“战友”。
1998年,时任金山CEO的雷军在内部成立了卓越网。2000年,雷军拉来有微软和思科工作履历、还曾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王树彤,担任卓越网的首任CEO。
但彼时,8848、当当等本土电商企业亦在迅速崛起,中国电商行业陷入围剿激战。2004年 8月,力争成为“中国版的亚马逊”的卓越网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
同年,王树彤转身创立了敦煌网。“敦煌”意在打造一条网络丝绸之路,帮助中国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将产品销往全球。
为了避开与亚马逊、eBay等的正面竞争,敦煌网聚焦跨境B2B赛道,且专攻海外规模及采购量较小的小B买家,如小型批发商、初创品牌等,这种差异化策略一度让敦煌网风光无限。
2010年,在一次采访中,王树彤宣布敦煌网2009年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预计2010年将进入爆发增长期,交易额将增长数倍。“未来五年,敦煌网将是一个在线交易额超过百亿美金的网上市场。”
2021年,敦煌网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当年7月,敦煌网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敦煌网实现营业收入1.18亿美元、1.79亿美元、2.31亿美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312.5万美元、-472.9万美元、58.9万美元,于2020年扭亏为盈。截至2020年,敦煌网年GMV达18.65亿美元,拥有230万以上累计注册供应商,累计注册买家超过3640万。
但近年来,在头部平台挤压、商业模式瓶颈、商家收费策略陷争议的情况下,敦煌网也碰到一些发展难题。在招股书中可以窥见,2018-2020年,敦煌网活跃卖家数量分别是7.98万、9.2万和7.77万,卖家数量明显下降;GMV增速亦从2018年的58%降至2020年的19%。
市场份额方面,招股书显示,2020年敦煌网在同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4%,排名第二,而排第一的竞争对手阿里国际站市场份额为26.2%,差距并不小。
此外,根据天眼查数据,敦煌网在创立前十年曾接连获得华创资本、华平投资等领投的数轮融资。但自2014年D轮融资以后,公司多年未获得过新的融资行为。截至2021年发布招股书前,王树彤作为实际控股人,通过家族信托等合计持股57.53%。
2021年12月,在招股书失效后,敦煌网似乎短暂放下了对资本市场的追逐,在外界眼中也低调了不少。此次爆火后,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感慨:“十几年了,没想到这个平台还存在。”
不过近两年,敦煌网也在通过转型“供应链服务商”、布局新兴市场、大力发展社交电商业务MyyShop等寻找增长点。但随着当前美国对关税政策的加码,尤其是对于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的摇摆,主打小额B2B模式的敦煌网仍面临短期压力。
时代财经发现,敦煌网的交易体量和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差距不小。
据敦煌网给出的最新热门商品榜单(根据浏览、收藏及成交数据综合排名),鞋履配饰类目排名第一的商品是售价为14.05美元的时装拖鞋。但该页面信息显示,该商品总交易量为466次,在4月16号该商品仅售出7双。可以对比的是,跨境电商平台Shein的波西米亚女士拖鞋销售榜单中,一双售价7.3美元的白色时装拖鞋,销量超过1万双。
这场由流量红利引发的短期爆发,能否真正让老牌跨境电商平台敦煌“逆袭”仍未可知。
(以上受访者吴诗、刘菲菲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