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价值转化进程加快背景下,数据从供给到应用再到收益的良性闭环得到有效实践,正在为构建可持续、高质量的数据市场提供路径参考。
近期,全国首单获批的数据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数据资产ABS”)“华鑫—鑫欣—数据资产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行,完成了数据资产ABS从获批发行走向落地,从“纸面”走向市场的重要实践。
该项目由南京鑫欣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欣保理”)作为原始权益人、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鑫证券”)作为管理人和独家销售机构,首期发行规模1.337亿元,优先级票面利率2.0%,其中89%现金流均来源于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首单数据资产ABS的落地发行,进一步验证了数据这一要素从场景牵引,到创新激励,最后到成果转化的价值释放机制。数据从“资源”到“资产”,进而走向“资本”的价值转化链条不仅可以提升各个产业的附加值,还可以使社会各方都充分感受到制度的巨大红利与数据的无限潜力。
多元企业多维数据入池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与企业涵盖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股权属性。
9家入池企业分布于江苏、浙江、陕西、江西四省七城,包括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300766.SZ)、产业数智化服务提供商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记者从相关方了解到,本专项计划入池的数据资产主要分为三类:脱敏后的用户行为数据、行业洞察数据、技术交互数据。
“在满足确权与估值要求后,我们的核心措施是‘确权’+‘估值’,通过‘登记凭证+法律意见+来源文件’构建完整权属链,结合质量评估、现金流预测及行业对标,部分数据资产按成本法入表。”华鑫证券表示,入池数据资产应用场景差异显著,涵盖车路协同、智慧农业、文旅等,公司分类审查、多维度估值及强合规管控,确保数据资产符合证券化要求。在确权能力验证方面,公司会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审查了数据来源合法性、数据登记效力、法律意见深度三大维度。
“在应用场景稳定性评估中,我们重点关注商业化成熟度、数据变现能力、政策支持力度。”华鑫证券提及。
华鑫证券透露,本次针对9家不同行业、区域和股权性质的入池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的确权能力验证和应用场景稳定性评估策略。而差异化设计的核心逻辑是风险导向和场景适配。“这一框架通过动态调整审查重点,有效平衡了不同行业数据资产的特有风险,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用的风控方法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跟踪政策变化并探索二级市场流动性解决方案。”
全链条合规机制是关键
长期以来,市场共识在于,数据资产作为新型底层资产,在证券化过程中面临法律确权与合规性难题、估值与定价缺乏统一标准、市场流动性不足、跨机构协同复杂度高等一系列核心挑战。
华鑫证券方面告诉记者,针对行业中认为的发行核心难点,公司在专项计划中采取的关键措施包括,构建全链条合规审查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体系、创新增信与风险缓释设计以及强化跨机构协同管理。“在从获得批复到成功落地的三个月时间中,我们严格遵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标准条款中关于‘合格基础资产’的要求,严格筛选数据资产,确保数据资产符合国家数据局对数据资产的定义。”
记者从华鑫证券处获悉,筛选标准包括:数据资产需合法有效,权属清晰;已取得第三方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已完成合规性法律意见书及数据登记备案。
“在跨机构协同方面,公司在对拟入池数据资产进行账面价值确认的同时,结合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核报告,确保数据资产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并且,会同中介机构一起开展数据来源合法性审查;验证法律意见与登记有效性,进行权利负担审查以防控法律风险。”华鑫证券表示。
“作为管理人,华鑫证券会同中介机构进行借款人及担保人基础信息核查;落实信托贷款与增信措施;设立专项计划账户、信托账户等,明确存续期内基础资产的资金划付路径;制定触发融资性保函兑付的应急机制。”华鑫证券补充道。
个案突破验证可行性
在数据资产ABS项目发行的背后,政策与市场层面都在释放出利好信号。
2025年8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果,目前已有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苏州等2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辽宁、江苏、福建、湖北、陕西、新疆等6个省级数据基础设施节点,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6个企业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完成互联互通验证。互联互通的系统覆盖20个省(区、市)。
同时,随着上半年上市公司披露工作的收官,数据资源入表相关数据也浮出水面。企业预警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多达119家上市公司已将数据资源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入表总规模一举突破28亿元大关。
从会计科目分布来看,数据资源的分布呈现出鲜明特点。无形资产科目以17.9亿元的入表规模独占鳌头,占比约达64%,成为企业数据资源最为核心的承载主体;开发支出科目位列第二,合计规模约9.2亿元,占比约33%;存货科目入表规模约0.93亿元,占比3%。
鑫欣保理表示,数据资产作为新型无形资产,市场潜力巨大。自从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4年正式施行以来,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上市公司有55家、非上市公司228家。“随着数据与资本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我们相信未来数据资产证券化有望形成百亿级市场。”
鑫欣保理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数据资产证券化的应用场景,重点布局公共数据和产业数据领域,未来三年计划推动不同地区的数据资产证券化发行工作。从行业角度看,目前数据资产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跨区域权属互认、统一估值标准、健全流通合规体系等。
作为本次数据资产ABS入池企业之一,每日互动表示,通过参与全国首单获批的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初步验证了数据资产证券化的可行路径,未来将持续探索数据资产的应用场景。
在华鑫证券看来,本次项目验证了数据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但也体现出权属分割、估值非标等深层次问题。目前确权与合规成本仍然较高,估值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在创新实践不断加深的未来,各方的共同努力将会推动数据ABS从“个案突破”迈向“规模复制”,并且在标准化确权工具开发、动态估值模型推广、二级市场流动性解决方案试点上将会有所突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