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八部门联合发文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5月21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联合印发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继国有六大行之后 9家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5月21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7家股份行均宣布,自5月21日执行新的存款挂牌利率。5月20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已执行下调后的存款挂牌利率。
将以万物云股票进行增信置换 万科披露42亿元借款新进展!
5月21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的42亿元借款,并与深铁集团签署了借款合同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万科需召开股东大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不超过60亿元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作为原借款合同质押物的事项。
已超600亿元!A股公司密集回购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近15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宁德时代回购金额上限为80亿元,贵州茅台回购金额上限为60亿元。超270家上市公司的回购资金来源涉及回购增持贷款。
上海证券报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受访专家表示,在全球经贸面临重大挑战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彰显了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将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确定性。
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提高A股目标点位预测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
本周,多家外资机构开启“中国主题”论坛。5月22日,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人参加本届峰会。同样在上海,高盛于5月21日至22日举办亚太科技互联网论坛。此外,瑞银亚洲投资论坛的香港主论坛也将于下周开幕,目前报名的全球投资者已超过3500人。
增加供给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八部门联合出台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5月21日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危中寻机 韧性生长” 金融机构多维助力广东外贸企业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调研发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金融机构正以“组合拳”精准滴灌,为外贸企业发展铺就“金融护航路”。无论是中小微企业的“急难愁盼”,还是大型企业的“全球布局”,金融“活水”正渗透进外贸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勾勒出一幅“危中寻机,韧性生长”的外贸新画卷。
证券时报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商务部5月21日消息显示,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全球资产重估的“中国叙事”正在展开
近日,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嘉宾齐聚深圳,在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的聚光灯下,热议中国资本市场“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创新”带来的投资机遇。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 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
5月21日,上交所发布通知称,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此举旨在规范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活动,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
中资企业辟多条融资路径 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发展
一位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士表示,在一系列IPO政策推动下,企业爆发出对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以及拓宽融资渠道的需求,那些具有核心技术或者竞争力的企业加速步入资本市场舞台,丰富了市场结构,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预计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证券日报
八部门联合发文 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5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日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多项经济数据亮眼 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从消费、投资和外贸的持续增长,到房价指数的持续改善,再到股票债券的净买入,一组组数据多维度勾勒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的活力图景。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配置A股显信心
近期,高盛、景顺、瑞银等多家外资集体表态,看好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同时,国内机构也纷纷发声称,随着科技牛行情不断深化,赚钱效应开始向其他板块扩散,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
已有部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降至“1字头”
受访人士表示,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降至“1字头”,主要源于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需通过压降高成本负债(如大额存单)优化负债结构,稳定经营。
人民日报
如何读懂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含金量”?
5月20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其制定出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中国为什么还需要外资?(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40多年过去,大家有了共识: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资。
经济日报
“适度宽松”基调稳市场稳预期
文章称,近期公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10项货币政策措施分别从总量、价格、结构3方面发力。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超预期、力度大、工具组合多,在关键时点稳住市场稳住预期,充分彰显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也是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有力举措。
科技巨头需适应更严监管
近日,微软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将旗下办公通讯应用Teams与Office 365和Microsoft 365软件套件进行拆分销售,以回应欧洲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微软的这一应对措施不仅是为了避免高额罚款,以及应对监管压力的策略调整,同时也标志着全球科技行业监管环境进入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 民企盼更多参与重大项目、科技攻关等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保障民企的各类合法权益给出了法律依据。5月2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通过与民企代表当面沟通交流,了解民企的相关诉求,并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规定和配套措施进行解答。
“A+H”上市潮升温 半导体企业扎堆赴港
从资产负债表看,截至2024年年底,8家拟赴港半导体企业的货币资金均在10亿元以上,并不“缺钱”。但芯片行业的高投入、长周期特性,依然决定了融资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第一财经
高盛、摩根大通峰会齐聚上海 美资投行聚焦中国经济和AI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则对记者称,从2023年三季度中期起,香港市场开始跑赢亚洲其他市场。今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其中中国互联网巨头占比较高)表现超预期,盈利预期从14%上调至16%。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市场的业绩普遍下调。摩根大通总体相当看好港股今年的表现,更看好互联网与医疗这两大高成长行业。未来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进一步清晰,则可能有更多国际资金愿意布局。
一财社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需要大量资金资源要素的投入,需要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且需要不断创新。在政府性支持方面,要做到积极尽力而为,在社会化融资方面,要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和更方便快捷的较低成本金融支持。
经济参考报
八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5月21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联合印发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在各国经贸部长全力协调和共同推动下,双方全面完成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