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本次评选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赛道,甄选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北京、上海、深圳凭借13家、11家和7家上榜企业的成绩,稳居城市排名前三。同时,广东省共有9家企业入选,展现了广东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实力。
深圳7家上榜企业:覆盖大模型、机器人、AI制药等多个领域
深圳此次上榜的7家企业覆盖了大模型、机器人、AI制药、智能营销等多个领域。腾讯元宝作为腾讯旗下的AI旗舰产品,依托自研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双模型”驱动,在跨知识领域理解、自然语言处理、图片解析等方面表现突出。其应用场景覆盖逻辑推理、职场办公、知识学习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大模型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标杆。
众擎机器人是深圳的通用人工智能体领域明星企业,该公司的机器人以“实现全球首例机器人前空翻”等高难度表现闻名。尽管成立于2023年10月,但其核心团队由全球顶尖高校精英组成,实现核心部件等全栈自研,因此研发速度令人瞩目:旗下SA01于2024年7月推出,以亲民价格打破行业壁垒,推广普及了具身智能技术;2024年10月推出的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凭借自然流畅步态出圈海内外,革新了运动标准;仅两个月后便发布了PM01,作为开源通用人形机器平台正在广泛适配多种场景。2025年,众擎计划批量交付千台机器人产品。
乐聚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在成立之初就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其在2023年12月发布的“夸父”机器人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其产品已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冬奥会等国际舞台亮相,并在工业、家庭等场景实现实测落地。
跨维智能成立于2021年6月,以Sim2Real技术为核心,专注于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凭借在3D生成式AI、多模态大模型及三维成像领域的技术积累,该公司率先实现了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晶泰科技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采用量子物理计算与AI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球制药及材料科学企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这家由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创立的企业,代表了AI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前沿应用。
东信时代成立于2004年,作为深耕MarTech二十年的老牌企业,已构建覆盖全国40城的智能营销服务网络,展现了AI在商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潜力。
元象XVERSE2021年初在深圳成立,是AI与元宇宙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AI与3D技术的结合为虚拟现实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深圳已成产业主要集聚地
深圳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集聚地。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达3012亿元,同比增长21.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企业“雁阵”的逐步壮大。目前,深圳拥有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6家AI独角兽企业,以及34家机器人上市企业、9家机器人独角兽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毅于今年3月公开表示,2025年深圳将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开放100个涵盖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加速AI赋能新型工业化。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在AI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
《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超300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这一目标彰显了深圳打造全球AI先锋城市的决心。
广东AI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从全国范围看,广东省以9家上榜企业的成绩领跑各省份,展现了其作为全国AI产业高地的综合实力。深圳、广州、佛山共同构成了广东AI产业的多元生态。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应用场景的持续开放以及企业创新活力的释放,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未来全球AI竞赛中,广东企业有望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两个维度持续突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