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A股IPO新增受理的冷清场面(2025年以来沪深交易所仅新受理3家IPO申请),港股则是另一番景象。根据港交所数据,截至2025年4月底,2025年以来新接受上市申请116家,有138家在处理中。其中计划发行H股的公司不乏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A股大市值企业。
事实上,近一年,随着港股IPO趋热,各大保荐机构已经在业务安排上进行了战略调整。谈及2025年港股投行业务的形势,某头部券商国际子公司投行人士近日向记者表示:“今年来港股发行堪称‘井喷’,大型项目扎堆,几乎所有相关的投行、律所都是满负荷运转。港交所在审核上也更偏向于为大型企业提供一些便利。”
此次“科企专线”新政的侧重点在于支持新型科技企业,对港股市场保荐机构的实际操作有何影响?“科企专线”新政出台后,各大投行对相关战略有无进一步细化?采访中,多家港股市场投行向记者表示,对于新政,目前市场反馈积极,将持续顺应市场趋势、监管变化调整服务模式,确保服务的前瞻性和合规性。
上述华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得到的反馈是,市场普遍欢迎‘科企专线’的设立,预计将会有更多新兴及创新公司探讨港股上市的可行性。”
“对于实际操作上,如招股书披露等事项,我们预计暂时不会有大幅变动,因为‘保密提交’的申请也需满足《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的披露要求。”该人士指出,“从去年10月起,联交所已陆续推出多项措施,如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刊发《建议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文件》、推出‘科企专线’等,吸引公司赴港上市。作为行业头部券商,华泰承接企业赴港态势,今年以来已为10多家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今年到目前也已成功协助4家企业在港股上市。”
华兴资本则表示:“面对新政策,华兴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比如协助符合18A或18C标准的企业评估是否其适合保密提交,以及如何在合适时点披露关键信息。如果企业考虑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华兴会提供从股权设计到合规咨询的全流程支持。结合联交所最新要求,协助客户设置合理的投票权上限、独立董事机制等,确保治理结构既满足监管要求,又支持创始人长期战略愿景。”
“同时,华兴将持续深耕科技赛道,结合新政红利,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通过全球科技投资圈的网络,华兴将为18A或18C企业引荐能深刻理解技术驱动型企业和未盈利企业专业能力的专业投资者。”
这些潜在风险点需要注意
此次“科企专线”新政,无疑将为18A、18C两类公司提供更多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采访中,多位投行人士对“不同投票权架构的简化认定”在实际操作中的关切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某外资券商投行人士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不同投票权架构”方面,新政虽然明确了两类企业可以视为满足“创新产业公司资格”和“外界认可规定”等适用WVR架构(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前提条件,这将简化相关企业上市审核流程,能够鼓励具有WVR架构的拟上市公司实施赴港上市计划。
“但是,从相关规则的内容上来看,适用WVR架构所要求的‘创新产业公司资格’与特专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的定义相似,而‘外界认可规定’与联交所目前对特专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获得资深投资者投资的规定相似,因此我们理解本次对相关规则的修订并不会在实质上降低监管要求。”该人士指出。
具体而言,上述华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相关不同投票权架构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场申请上市时,在满足原本18A或18C的相关要求外,仍需要满足第八A章所列的市值等相关要求。按第八A章要求,对于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上市申请人,最近财务年度有10亿港元或以上收入的,则市值要求最少100亿港元(以18A、18C路径申请的上市发行人收入水平一般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如不足10亿港元收入,则市值要求最少400亿港元。
就WVR架构企业上市的潜在挑战,上述外资券商投行人士补充道:“拟上市企业需要留意本次规则修订并不是完全放开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采用WVR架构,联交所仍然会对WVR架构严格审视,拟上市企业仍然需要注意自身合规性。”
华兴资本进一步指出,联交所此次放宽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适用标准,无疑是能鼓励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但当中也有一些潜在风险点是企业和投资者应关注的。首先,不同投票权架构赋予创始人更大控制权,但若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比如独立董事的监督或股东保护措施,可能导致决策权集中,或创始人忽视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企业在设计不同投票权架构时,应注重治理透明性和长期稳定性。其次,投资者对不同投票权架构企业的接受度因公司质地而异。若企业在盈利能力、技术前景或商业化进程未达市场预期,此架构可能加剧投资者对其治理架构的质疑,影响公司估值和流动性。
新政有助于盘活一级市场
从港交所方面的相关表述来看,通过“科企专线”,港交所意在不断提升监管透明度,支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上述外资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本次新政最大的亮点是设置“科企专线”作为面向拟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专门沟通渠道。联交所将配备相关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为拟上市企业在提交上市申请前即提供专门的指引,针对潜在发行人筹备上市的过程提供支持,从而增强上市过程的确定性,提高上市流程的效率,有利于提振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信心。
那么,此次新政落地对一级市场将带来怎样的潜在影响?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向记者表示,港股市场此次新政对于一级市场原有的投资和未来的投资,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随着A股IPO明显收紧,以及门槛的明显提升,PE/VC(风险投资)退出难度越来越大。原来有些公司PE/VC投的时候,预估两年能够具备上市的条件,但是现在因为门槛提高了不少,很多投的公司都上不了。”
“由于这两年PE/VC退出特别难,导致好多项目触发了对赌协议,诉讼、打官司的情况就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大家都不敢投一级市场,因为预期不明朗,未来什么时候退出,能不能退出的风险越来越大。此次港交所出台的新政,我认为对一级市场肯定是一个利好政策。相关创新型的公司就多了一个上市的渠道,这样有利于一级市场的盘活。”他表示。
另外,在上述券商国际子公司投行人士看来,港股市场对亏损企业的包容度更高,这也是近年来不少科技创新型企业纷纷选择港股市场的原因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