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下游电池厂商长单锁货忙
近期,六氟磷酸锂、VC(碳酸亚乙烯酯)等锂电材料价格纷纷上扬。然而,作为锂电成本占比最大的正极材料,其价格却难以提升。
据每经记者了解,目前,头部磷酸铁锂厂商基本处于满产状态,排名第五至第十的厂商,产能利用率也已达到80%。
在此背景下,下游电池厂商也开始行动,意图长单锁货。
今年下半年以来,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造成锂电材料整体供应偏紧。而楚能新能源作为国内储能电芯领域的新势力,且近期正筹划大幅扩产。
9月6日,楚能新能源表示,公司宜昌锂电产业园二期规划年产能80GWh(吉瓦时),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包装)模组等新能源产品。
9月15日,楚能新能源又与襄阳市政府签约,公司襄阳锂电池产业园规划年产能70GWh,聚焦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
仅在9月,楚能新能源就规划了150GWh的庞大产能。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每GWh锂电池大约需要2200吨磷酸铁锂正极,150GWh锂电池的生产,需要磷酸铁锂高达33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据InfoLink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达286.35GWh;预计2025年全年,储能系统出货量将近400GWh。
由此可见,楚能新能源的扩产规模极为庞大。 不过,储能领域正处于高速增长之中。InfoLink预计,2025年储能增速约60%;基于各厂商项目储备情况及出货目标,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或达600GWh,继续维持高增速。
价格跌幅超80%,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
InfoLink认为,在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储能供应链中上游涨价声迭起,如何锁定稀缺产能,将是后续关注的焦点。
楚能新能源作为储能系统上游厂商,此举主要也是为了通过长单锁量,确保上游最核心的磷酸铁锂正极供应。
对于签署上述协议,龙蟠科技认为,有助于与下游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助于公司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若上述协议能顺利履行,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当下磷酸铁锂正极厂商普遍盈利情况不佳。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2022年底的17.3万元/吨跌至2025年8月的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