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交易周(11月3日至7日),A股市场周中探底回升,延续了高位震荡格局。
主要股指中,微盘股与红利股表现突出,其他指数也涨多跌少。
再具象化一点,以万得全A指数周K为例,从前一周的上影线,到本周的“大长腿”下影线,可以发现:进入11月,大盘进一步趋稳,市场情绪也在转好。
全周上涨个股较10月底小幅回升,但大体仍是涨跌参半。
如我们在本周五的复盘中所说,当指数在一个较窄的空间上下震荡,未见放量突破时,板块间就容易出现轮动。
一种,是近期热门题材的“此起彼伏”;
另一种,是较长期处于低位板块的补涨。
有数据为证——
本周市场的领涨方向主要在发电、化工和部分区域股;领跌方向则以前一周领涨的医药和AI应用为主。
从年内表现来看,长期强势与长期弱势的板块,本周也都是涨跌互现。
面对这样“谁涨都有理”的混沌局面,下周领涨板块会不会大变样?应如何把握节奏?
首先,若“慢牛”趋势不变,反复横跳就并非最优策略。多数股民需要做的是减少无效操作,或者说多看少动。
华金证券表示,短期建议均衡配置:
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但同时估值性价比较高的电新(风电、储能、固态电池)、机械设备(机器人)、有色金属、传媒(游戏)、计算机(AI应用)、医药等行业。
二是受益于“十五五”规划和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的消费(食品、商贸零售等)、军工(商业航天)、电子(AI硬件)、通信(算力)等行业。
另有观点认为,牛市的精髓不在于“强者恒强”(即便确实存在),而是纠正那些“错误”的估值——可能是过高,也可能是过低。
照此逻辑,应当有更多板块从低位涨起来。但要注意,上涨的核心原因不是“走势弱”,而是估值被错判。通俗理解,“被低估”“业绩好”是两个必要条件。
天风证券研报称,对2007年-2025年的申万一级行业进行统计发现,各行业在历史上连续3年跑输的概率与其第4年跑赢的条件概率大致呈反比,即长期表现较弱的行业往往呈现延续弱势的“阴跌”特征。
“综合条件概率与各行业连续趋势性跑输的最大周期,我们发现环保、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这些‘防御性行业’,更容易长期跑输。”
其指出,当前已经连续三年跑输且接近其历史跑输最长周期的行业有美容护理、基础化工、社会服务。建筑材料、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当前连续跑输时长与历史跑输最长周期轧差在一年左右。进一步放宽到月度胜率小于等于40%,综合考虑这些行业第4年跑赢的条件概率,现在连续三年跑输但第四年跑赢概率较大的行业有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社会服务、医药生物、电力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末市场对“外需转弱”讨论度也比较高,这会不会导致下周内需题材更受关注呢?
据海关总署周五披露,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每日经济新闻》当日报道称,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单月出口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主流机构观点认为,对此应理性看待,无需过度紧张。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10月出口同比增速转负,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中秋节错期导致今年10月工作日减少,以及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逐步显现等因素影响。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四季度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效应可能较三季度放缓,或需进一步提振内需。
信达证券宏观团队则称,当前来看,尽管出口负增较难持续,但四季度出口增速中枢大概率回落,基于此,其认为政策或仍需要在稳外贸上加大力度。
短线而言,该消息确实为板块轮动提供了支撑,但仍需要投资者留心下周的临盘变化。
并且,对其他题材来说,周末也不乏重磅催化。比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